各位大侠请帮小弟回答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34:26
1.在古诗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大家多写几句. (1)人名( )诗句( ) (2)人名( )诗句( ) (3)人名( )诗句( ) (4)人名( )诗句( ) (5)人名( )诗句( ). 2.侍养的意思( )
3.(一)两小儿辩曰(YUE)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 ),而日中时( )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盘如孟,此不为远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熟为汝多知乎。”
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一组反义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问其故( ) (2)去人近 . . (3)此不为远者小( ) . (4)孔子不能决也( ) . 3.解释下面的句子。 (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 (2)熟为汝多知乎? ( )
4.两小儿争论的是什么问题?请用你自己的话概括。 (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
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3)也。两小儿笑曰:“孰(14)为汝(15)多知乎?”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两小儿辩日》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