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3:30:29
南方农业生产特点及差异,粮食 水果 经济作物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

南方农业的历史:
与黄河流域相比,我国南方的农业开发相对较晚。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成为比较集约的农耕区域,江淮、桐柏以南则仍是林莽千里的原始林区,即使是长江中下游条件较好的地带,也还处在相当有限而简单的开发阶段。东汉以后,北方战乱频繁,黄河水患也日益加剧,人口大量南迁,我国北方农业时兴时衰,南方农业则有比较稳定的持续发展,并取代黄河流域而成为中国主要的农业区域。其中两晋时期的第一次人口大迁移,使南岭以北的中、北亚热带得到了较快的开发;南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南方人口进一步增加,南岭以南的地区已渐被开发。与此同时,在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因素的作用下,人口不断由平原向山区扩散,丘陵山区普遍得到开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整个南部虽然战乱不断,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但丘陵山区的人口密度已经普遍达到100人/平方千米左右,可以垦殖的土地资源已基本辟为农田,东南部已经成为我国农耕事业十分发达的区域。

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一、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1、热量、水分条件十分优越,大部分地区光照充足
2、平原、丘陵地形为主,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
3、河湖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4、平原和盆地有肥沃土壤
5、农业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劳动力充足
二、主要限制性因素:
1、山地、丘陵占比重大,平原面积比重较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人均耕地少
2、酸性低产土壤——红壤分布广泛
3、长江中下游夏季暴雨、伏旱天气、四川盆地光照不足、南部沿海的台风灾害
4、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南方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
5、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西部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