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07:06:33
急需!

在中国古代文献里,道德的含义比较广泛。先秦文献中,“道”和“德”多是作为两个概念分开使用的。“道”的最初含义是指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规则以及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它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具有某种客观性。“德”的含义偏重于主观方面,一般指主体对“道”的获得和把握。东汉时的刘熙曾将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就是“德”。许慎将德的含义规定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并进一步解释道:“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此内得于己之说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此外得于人。”“道”、“德”二字联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庄子》和《荀子》等书。管子曾说:“君之在国都也,若心之在身体也,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
(《管子·君臣下》)。荀子也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后来,“道德”一词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具有了丰富的含义,不仅指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善恶评价和风俗习惯等。在西方,道德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具有“风尚”、“习俗”、
“性格”、“品质”等意思,和中国古代相仿,引申后也有规范、准则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