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48:39
蚕,刚出生的时候只有菜籽那么大,看都看不清的“小虫儿”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不过它长的极快,差不多一天一个样,“眠”一次蜕一次皮,蜕一次皮就猛长一次,蚕眠过两次后,渐渐地就出现了可爱的样子,身子开始泛白,细细长长的一条,啃起桑叶来一片小雨淋漓的沙沙声,听着很像春雨敲在瓦背上,轻轻的,很有节奏,如一曲生命的颂歌。
蚕很爱清洁,上叶的时候要倒沙(屎)。带露的叶是不能吃的。下雨天,须将叶子一张一张擦干,养蚕实在是一份很精细的工作,夜里也要添几次叶。等蚕过了“三眠”,才变的白白胖胖,玉一样白,绢一样光滑的蚕儿抓一条,放在手心里,痒痒的,麻酥酥的。
蚕从“三眠”中醒过来便要找“山”上,它的山是一束稻草扎成的小小的三角架,一张一张蚕匾里树满了金色的小山,蚕儿一条一条身子圆滚滚了,这个时候的蚕儿像孕妇似的显笨,昂起头在空中探寻许久后,便怅然地爬上“山”腰,摇头晃脑,悠然自得吐丝的模样,很像诗人吟诗,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样。
从蚕嘴里吐出的丝很细,绕过来绕过去,以它自己为中心画弧,当丝渐渐增厚的时候,蚕儿像给自己张了一顶蚊帐,远看如纱罩里的少女,那种美像一首朦胧诗。
猛然间,蚕儿消失了,它终于结成了一个银色的茧,把自己严严密密地抱在中间,茧可以抽丝,丝可以织绢,绢可以创造无穷的美丽,而蚕却消失在这美丽之前。
蚕变成了茧,农人一季的辛苦便有了着落。这时候,我那养在纸盒里的蚕也已结出了雪白雪白的茧,我的收获永远没有意义。可农人卖了茧就可以变成农具、衣料和肉。
茧是要送进城去卖的,送茧的大都是两头尖尖的梭子船。茧放在中舱,像白雪垒成的山,银晃晃的一片,船尾坐着把舵的男人,中舱坐着扳浆的女人。使了蛮劲的船头高高地翘起,像一只吃足了风的鹤儿扶摇直上。
河水很清,船势如剑,轻巧巧的,那一季的欢乐都在桨声里得到张扬。
“养了几张蚕?”
“五张,你家呢?”
“比你多两张,忙得够呛!”……
那嗓子仿佛是吊过似的,音域很宽,嗓音很亮。
小河晃起来,波浪里满是喜悦。

15.品味下列语句,回答问题。(3分)
①“如一曲生命的颂歌”这个比喻的本体指什么?
答:

(1)生长过程的艰难:会碰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灾难。四次休,多次蜕皮,每一次的长大都是一次炼狱呀!在艰辛漫长的历程中,蚕迎接所有的这些挑战又是如此的主动和勇敢。不断地超越自我,痛苦地否定自我,达到人生的巅峰境界。

(2)奉献成果的丰厚:春蚕冰清玉洁,气志高贵。生命不息,吐丝不止。食几茎桑叶,吐一片锦绣。服务人类,造福人类,奉献人类;

(3)金红追求的完美:(A、蛾,展翅飞翔――更高更远,成为它对美好生命的向往;不懈追求着完美的一生。B、破茧而出,追求光明――心怀梦想,不断地超越自我,崇尚美好;C、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对人类奉献自己整个生命。在达到人生辉煌顶峰的那一刻,是自身毁灭、甘愿奉献的一刻,也是新生诞辰,春蚕化生、重见光明,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之时。)

5、诵读本诗(配乐)

那轮金红的追求承载着春蚕一生的梦想和超越,一条长长的丝绸之路诉说着春蚕艰难的历程和生命价值,让我们怀着这份敬仰再来讴歌我们的春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