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一天的开始是从夜里11点算起的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12:28:35
这个问题有点傻哈?但是我听说子时是从夜里11:00到1:00
难道每天要从子时的一半开始算起?

四库全书中第810-81页的“论时刻”中,明确写道:子时则上半时在夜半前属昨日,下半时在夜半后属今日。

  1.       是的。从晚上11点(北京时间23时)开始,至凌晨1点为半夜子时。子时是第二天的第一个时辰,子鼠是12属性的第一个属性。

  2.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3.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4.        古代有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时间的,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