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湖泊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58:57
光看流量图的话如何区分哪个是湖泊水补给,哪个是地下水补给?
在线等,谢谢

一、地下水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潜水与承压水。

(一)潜水

1. 概念: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 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

3. 特点:①有一个自由水面;②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③埋藏较浅,受气候影响大,流量不稳定;④易受污染。

4. 排泄方式:①水平排泄:露出为地表水或泉水;②垂直排泄:蒸发。

5. 环境问题:①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②过量开采,造成潜水水位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地带可能引起海水入侵。

(二)承压水

1. 概念: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 补给: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潜水补给。

3. 特点:①承受一定压力;②分布区与补给区常不一致;③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小,流量稳定;④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4. 排泄方式:水平排泄,在排泄区转化为潜水和泉水。

5. 环境问题:污染或过量开采后不易恢复。

二、难点解析

1. 潜水的下渗条件有哪些?对于潜水,主要有哪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潜水就是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它的补给主要是直接的地面下渗。

有利于潜水下渗的条件通常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降水,要求降水强度小、时间长;二是地面的坡度,要求地面坡度平缓;三是植被,要求有良好的植被覆盖。

对潜水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漫灌,造成潜水水面上升,水分被蒸发但水中的盐分积留在土壤中,形成土壤的盐渍化(次生盐碱化),这一现象在干旱、半干旱区的灌溉农业区容易出现。解决的办法是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推行喷灌、滴灌节水型技术,或采取雨季的淋溶。

二是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倒塌、海水倒灌等问题。解决方法是停止过度开采、节约用水、雨季回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