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三分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06:20
检查结果

RBC平均容积:87.8 参考值:82.0 ~ 95.0
粒细胞总数:2.4 参考值:1.4 ~ 6.5
中间细胞总数:0.4 参考值:0.1 ~ 0.6
中间细胞百分数:9.7 参考值:1.7 ~ 9.3
平均血小板容积:10.3 参考值:6.5 ~ 13.2
血小板总数:242 参考值:100 ~ 300
RBC平均血红蛋白量:27.9 参考值:27.0 ~ 31.0
血红蛋白:154 参考值:120 ~ 160
红细胞总数:5.51 参考值:4.00 ~ 5.50
淋巴细胞总数:1.7 参考值:1.2 ~ 3.4
白细胞总数:4.5 参考值:4.0 ~ 10.0
粒细胞百分数:53.1 参考值:42.2 ~ 75.2
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8 参考值:320 ~ 360
大血小板比率:0.270 参考值:0.13 ~ 0.43
红细胞分布宽度SD:37.4 参考值:39 ~ 46
淋巴细胞百分数:37.2 参考值:20.5 ~ 51.1
红细胞比容:0.484 参考值:0.40 ~ 0.50
血小板分布宽度:11.5 参考值: ~

帮忙看看有什么问题

“血常规”检查主要有四项指标:白细胞数(WBC计数)、红细胞数(RBC计数)、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数(PLT计数)。

  白细胞数(WBC),它的多少反映身体抵御、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的强弱。成人的正常范围是4-10G/L;新生儿为(15.0-20.0)G/L;6个月-2岁为(11.0-12.0)G/L。如果减少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伤寒或疟疾、营养不良、极度衰竭,以及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增多主要是急性化脓感染、炎症存在、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和溶血、白血病及某些肿瘤等。

  RBC、HB分别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是反映贫血的两个指标。当发生贫血、白血病、失血等时,会减少;当发生呕吐、腹泻、缺氧和心肺疾病时增多。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范围是:男性(4.0-5.5)T/L;女性(3.5-5.0)T/L;新生儿(6.0-7.0)T/L。增多的病理性原因有严重的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一氧化碳(CO)中毒等。减少的病理性原因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HB)正常范围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其病理性原因与“红细胞数”相同,但在各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不同,二者的减少程度可以不一致。因此,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数(PLT),它的功能可不小,在止血、凝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0%-10%的波动,午后较早晨高,高原居民较平原居民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1-2天降低;剧烈活动和饱餐后升高,休息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妇女月经前降低,经期后逐渐上升。其正常范围为100-300G/L。如果低于100G/L,就要引起重视,因减少常见于急性白血病、难治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如果大于400G/L,也不能马虎,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及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是增多的。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