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 为什么热量充足?在线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5:50:06
请说全面点从大气环流和地形两个

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冬季温和,少见冰雪。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盆地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5~29℃,盛夏连晴高温天气又造成盆地东南部严重的夏伏旱。

盛夏连晴高温天气又造成盆地东南部严重的夏伏旱。 各地年均温16~18℃。10℃以上活动积温4500~6000℃,持续期8~9个月,属中亚热带。东南部的长江河谷积温超过6000℃,如綦江积温超过6100℃,相当于中国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气候。盆地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呈现同心圆状。盆地边缘山地气温具有垂直分布特点,如峨眉山、金佛山海拔升高百米,气温递减0.55℃和0.61℃。峨眉山顶年均温仅3℃,10℃以上活动积温586℃,气候上相当于寒温带和亚寒带。

成都平原又称盆西平原或川西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广义的成都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的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三平原之间有丘陵台地分布,总面积2.3万平方千米。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灌县、绵竹、罗江、金堂、新津、邛崃为边界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面积8000平方千米,是构成盆西平原的主体部分。因成都市位于平原中央故称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都在20米以下,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远在公元前250年的秦代就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灌溉平原上广大农田,成为四川省种植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近50年,经过不断的治理改造和扩建,都江堰灌溉面积增加了3倍。成都平原农田水利十分发达,耕地集中连片,属典型的水田农业区,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油菜,产量高而稳定,常年提供的商品粮、油分别约占四川全省的1/5和2/5,是四川和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养猪水平居全省前列,是四川生猪基地。但因平原邻近川西高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