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三公是哪三公?什么地位?怎么感觉很多人都做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22:28:47
看三国,动不动谁谁的祖上出过多少个太傅啊太尉啊的,袁绍如此,曹操如此,刚看了周瑜传,他的祖上也连着两个都是太尉,搞不懂了,难道这些貌似特级官衔就这么贱吗?

东汉时期的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其中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据不完全统计,东汉时期先后任命司徒69人,太尉76人,司空79人。

西汉末,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汉制,三公府分部九卿,太尉所部太常、卫尉、光禄三卿。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省三公官,置丞相。魏初又置,而兼置大司马。晋以司马望为太尉。历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并为三公,置府僚。后周依《周官》,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不置府僚。隋唐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
汉哀帝元寿二年,置太傅,位在三公上; 平帝元始元年置太师、太保,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其后或废或置,大抵无所统职。至曹魏,特称三师,以正其名。然非道德崇重则不居其位,无其人则阙之,故后世历代多以为赠官。北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至宋徽宗,依三代旧制,改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罢司徒、司空、太尉。
至此,后世历代皆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在明仁宗之后,三公皆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

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 ,置僚佐。
大约相当于军政法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