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训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8 17:24:51
谁有小学阅读题?最好加网址的!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何晏七岁,明慧如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注释〗若:好像。 奇爱:十分喜爱。 以:把。 乃:于是。 欲:想,希望。 知:明白。

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带点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
(1)何氏之庐也 庐: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问其故 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即遣还外 遣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