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创作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2:37:52
京华烟云创作手法!
跪求!

林语堂著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的基本创作手法是现实主义,深受《红楼梦》一书的影响,但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

所以我们看到书中的三部总标题:“道家女儿”、“庭园悲剧”、“秋季歌声”里蕴涵了道家学说的深义。

具体到人物层面,书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国社会各种人物。甚至有人说书中一人,对应《红楼梦》中亦可找性格类似的一人,这应是一种对比性的创作手法。

书中创作也借鉴了西方作品的创作手法,虽然还是沿袭了中国传统小说叙事为主的写作方法,但是多了不少夹叙夹议的文字或是静态的心理描写,如姚思安去世时,就有不自觉地分析其去世是自然死亡的语句。

这是个人一些肤浅的看法,如有不当请多多指教。

最后说句题外话,《京华烟云》一书的精髓在于著作本身,电视剧的演绎并未完全反映出它的韵味,例如赵薇版的《京华烟云》,对曼娘的死设计就不太合理,另外把姚思安拔高至与敌同归于尽,也是严重损害了原著的行为。要想真正透彻理解它,还得仔细阅读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