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和庶民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59:53
各有什么来历,都是怎么用的?

草民:1.古代无官职者在皇帝或官员面前的自称,表示卑贱意。2.草野之民,平民。
庶民: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拼音: shù,zhù, 笔划: 8
部首: 广 部首笔划: 3
解释1: 庶 shù 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 嫡 笔画数:11;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12214444
解释2: 庶 庻 shù 【形】 众多〖numerous〗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邮》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庶邦(诸侯众国) 各种〖various〗 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又如:庶羞(各种佳肴);庶政(一切政务,各种政务);庶僚(朝中百官);庶吉士(官名。翰林院的庶常馆,选擅长文学书法之新进士,入院学习,称之);庶绩(各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