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现代小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6:50:53
短一点的,
急~~~~~~~~~
谢谢

1964年10月,徐秀娟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渔民家庭,一个养鹤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爸爸是扎龙保护区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妈妈也曾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
1981年,因当地中学高中停办,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费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尽管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为她减免了一半学费,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钱的伙食,一直靠馒头就咸菜维持每天的紧张学习。第二学期,因交不出学费,生活又难以为继,她曾背着老师和同学,数次献血换来一些钱来维持学业。后来,她又决定把两年的学业压缩在一年半内完成。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考试11门功课中10门功课成绩为“优”或在85分以上。这期间,她还自学了英语。她靠献血换钱的事,是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用英语写下的几页日记里发现的。
1986年5月,徐秀娟从东北林业大学进修刚结业,就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希望她能到射阳滩涂工作。盐城自然保护区和扎龙遥相呼应,一南一北,这里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如果能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那将是一个重大突破,或许这就是一个世界级的科技课题。徐秀娟为了事业,说服祖母、父母和弟妹们,离开了她所熟悉的齐齐哈尔扎龙保护区,不远万里,只身南下,来到射阳.。这里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有大片的滩涂沼泽地,长满了芦苇、盐蒿,一条自北向南的复堆河天然地把沼泽地和村庄隔开,人迹罕至,是十分理想的丹顶鹤栖息地。在盐城保护区,徐秀娟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并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钻研养鹤技术。在1986年召开的中国第三届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会议上,徐秀娟撰写的论文,受到专家的好评。
徐秀娟远赴丹顶鹤的迁徙越冬地、正在筹建中的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啥也没带,就带着三枚鹤蛋上路了。这是秀娟带给盐城保护区的一份礼物,3只鹤蛋对她来说是3只未来的小鹤。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个人造革包、一个暖水袋、半斤脱脂棉、一个体温计来照料着那3只鹤蛋。蛋装在人造革包里,温度、湿度只要稍有变化,小鹤就孵出不来了。如果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