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41:59
尽量简要回答 谢谢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理论。

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两层含义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
第一层含义,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表明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过渡时期或别的什么社会发展阶段。
第二层含义,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即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还不成熟。邓小平把这种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说成是“事实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事实上的不够格,主要就是指在我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社会主义还没有获得自身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