糨糊的制作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12:48
化学原理和性质

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为糊状即为糨糊。糨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于纸张、布料或物品的粘合。淀粉不溶于冷水.但和水共同加热至沸点,就会形成糊浆状。俗称浆糊.这又叫淀粉的糊化,具有胶猫性。这种胶钻性遇冷水产生胶凝作用,淀粉制品粉丝、粉皮就是利用淀粉这一性质制成的。烹调中的勾芡,也是利用了淀粉的糊化作用,使菜肴包汁均匀。当淀粉经稀释处理后,最初形成可变性淀粉.然后即形成能溶于水的糊精。淀粉在高N(180一200'C)下也可以生成糊精,呈黄色。
现代生产的多为纤维素和胶水制成的化学糨糊。
注: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糊时浓度以淀粉﹕水=1﹕6,所制得的糊性质较稳定,而煮糊温度以不超过80℃为佳。

农村的做法很简单,将面粉放在盆或者碗中,加水搅拌,成为稀稀的泥浆状。锅里放适量的水,烧开。把刚刚搅拌成稀稀的泥浆状的面浆倒入锅中,继续烧开,后冷却,糨糊制成了。

是淀粉糊化吧,不知算不算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