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国家苏联,灭亡了。共产主义国家中国,发展正好。为什么两种相反的结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1:19:57

①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过于死板,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发展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不能利用市场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利用市场发展经济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再者,领导者的决策有问题。斯大林过分注重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企业与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也造成了个人崇拜盛行。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最终造成了斯大林模式的崩溃,苏联经济连年滑坡,加之实行霸权主义,使国际关系恶化,社会矛盾激化,政治危机加重,最终苏联在1991年解体,灭亡。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