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传入西域的途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00:37
急需三千字左右的文章,求各位大哥大姐帮忙
谢谢!

西域佛教】
  历史上所指之西域,并无一定之范围,且西域诸国之名称亦随时代转换而屡有改变。佛教史上之西域,系指从印度兴起佛教后,由陆路东传中国所经之地区,大抵即西元前三世纪大月氏统领下之大夏及阿富汗斯坦一部分、迦湿弥罗、今旁遮普一部分、安息国势力范围下之波斯北部、康居国势力范围下之下底栗弋(Sagdiana)等。而诸国中,与佛教有关者,葱岭以西有月氏(今俄属土耳其斯坦、阿富汗、北印度)、安息、康居(今土耳其斯坦北部、西伯利亚南部)、犍陀罗(今阿富汗之干达马克)、罽宾(即迦湿弥罗,今北印度喀什米尔),葱岭以东则有于阗、斫句迦(今莎车东南)、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噶尔)、高昌(今吐鲁番)等。其中以犍陀罗与罽宾两国最重要。
  西域佛教之兴盛始于西元前二六○年顷,阿育王曾派遣摩诃勒弃多(梵 Maha^rakkhita)、末阐提(梵 Majjha^ntika)至此地传教。摩诃勒弃多主要布道于印度西北之希腊殖民地臾那国(Yona),复扩及阿富汗、安息、康居等地,末阐提则在犍陀罗、迦湿弥罗等地布教。佛教于西域迅速流布,至西元四世纪,高昌甚至奉为国教,彼时即西域佛教之鼎盛期。
  在此之前,佛教已经由西域东传我国,而西域诸国古德名僧亦入我国传译经典,如安息之安世高、昙无谛、安法贤、安法钦,月支之支娄迦谶、支曜、支谦、法护、支法度、昙摩难提、支道根,康居之康巨、康孟详、康僧铠、康僧会、昙谛,龟兹之帛延、帛尸梨密、帛法炬、佛图澄、莲华精进,罽宾之僧伽跋澄、僧伽提婆、僧伽罗叉、昙摩耶舍、弗若多罗、卑摩罗叉、佛陀耶舍、求那跋摩等。
  自西元二世纪至五世纪,西域教派多属小乘,彼时盛行小乘者有疏勒、罽宾、犍陀罗;大小乘思想混合,而仍以小乘为主流者有安息、康居、龟兹,惟信大乘者为子合(即大唐西域记所载斫句迦,当今葱岭以东瓦罕山谷一带),盛行大乘者另有高昌、于阗等。五世纪以后,犍陀罗因无著(梵 Asam!ga)、世亲(梵 Vasubandhu)二大乘学僧之出世,大乘佛教遂有流行北印度之趋势。随著佛教之流布,佛塔、雕刻、绘画等佛教艺术亦因而发达,佛像多以泥土、漆灰为原料,佛画以壁画为主,样式则多为融合希腊、罗马、印度三种精神之犍陀罗系统,此外亦有回鹘式(多于吐鲁番附近)、喇嘛式。七世纪以后,中国美术色彩渐浓,遗物多在吐鲁番一带。至于其取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