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固态的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1:37:37
请问是否存在固态的氦?(注意是固态,而不是超流体态)
由于氦原子具有较大零点运动,那么即使温度接近绝对零度,那么氦也只能是液态
但我又在网上看到有固态的氦(也没说明是怎么来的)
难道是加压吗?但是即使加压,也不能违反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啊?
那么究竟是否存在真正固态的氦呢?
如果有,怎么制得的呢?
谢谢大虾们

超流态 1937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彼得·列奥尼多维奇·卡皮察(1894~1984年)惊奇地发现,当液态氦的温度降到2.17K的时候,它就由原来液体的一般流动性突然变化为“超流动性”:它可以无任何阻碍地通过连气体都无法通过的极微小的孔或狭缝(线度约10万分之一厘米),还可以沿着杯壁“爬”出杯口外。我们将具有超流动性的物态称为“超流态”。但是目前只发现低于2.17K的液态氦有这种物态。
他是第一个得到液氦的科学家。他并不满足,还想使温度进一步降低,以得到固态氦。他没有成功(固态氦是1926年基索姆用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的方法首先得到的),却得到了一个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对于一般液体来说,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逐渐增加。他使液态氦的温度下降,果然,液氦的密度增大了。但是,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1摄氏度的时候,怪事出现了,液态氦突然停止起泡,变成像水晶一样的透明,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潭死水,而密度突然又减小了。
这是另一种液态氦。他把前一种冒泡的液态氦叫做氦Ⅰ,而把后一种静止的液态氦做氦Ⅱ。
把一个小玻璃杯按在氦Ⅱ中。玻璃杯本是空的,但是过了一会,杯底出现了液态氦,慢慢地涨到跟杯子外面的液态氦一样平为止。
把这个盛着液态氦的小玻璃杯提出来,挂在半空。看,玻璃杯底下出现了液氦,一滴,两滴,三滴……不一会,杯中的液态氦就“漏”光了。是玻璃杯漏了吗?不,玻璃杯一点也不漏。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氦Ⅱ是能够倒流的,它会沿着玻璃杯的壁爬进去又爬出来。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碰到过的现象,只有在低温世界才会发生。这种现象叫做“超流动性”,具有“超流动性”的氦Ⅱ叫做超流体。
后来,许多科学家研究了这种怪现象,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其中最有趣的是1938年阿兰等人发现的氦刀喷泉。
在一根玻璃管里,装着很细的金刚砂,上端接出来一根细的喷嘴。将这玻璃管浸到氦Ⅱ中,用光照玻璃管粗的下部,细喷嘴就会喷出氦Ⅱ的喷泉,光越强喷得越高,可以高达数厘米。
氦Ⅱ喷泉也是超流体的特殊性质。在这个实验中,光能直接变成了机械能。

存在固态氮。这是由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物理学家约翰·比米通过实验发现在特别高的压力下,液氦又可以转化成固体氦状态。200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莫瑟斯·陈宣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