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六章小结的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3:38:50
高一物理,第六章小结
(1)开普勒在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牛顿是怎样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
(3)卡文迪许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怎样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及行星或卫星的运动求太阳或行星的质量?
(5)你能算出第一宇宙速度吗?什么是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帮忙解答一下,准确点哦.

(1)开普勒发现了:“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
也可直接说:开普勒第一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
(2)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了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万有引力定律;
(3)卡文迪许的主要贡献是:“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4)假设m′是太阳的质量,m是某个行星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T是行星公转的周期,那么太阳的质量m′可以求出,如下:
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
F=mrω^2=mr(2π/r)^2
而行星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所以
Gm′m/r^2=mr(2π/r)^2
由此可以解出
m′=4π^2r^2/GT^2

你怎么在这上面找?!
我也高一的,这问题书上有吧?!
你不学习吧 ?!

晕啊 你买本王后雄的教材全解看看吧 里面有答案 最多16RMB

第六章 万有引力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万物之间,大至宇宙中的星体,小到微观的分子、原子等。但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物体与星体或星体与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定律:F = (即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跟这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说明:① 该定律只适用于质点或均匀球体;② G称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3. 重力、向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1).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重力和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如图所示, 图中F示万有引力, G示重力, F向示向心力), 这里的向心力源于地球的自转. 但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很小, 致使向心力相比万有引力很小, 因此有下列关系成立: F≈G>>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两个分量, 同样有: a≈g>>a向 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