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明清时期的“绍兴府山阴县"今为何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6:46:35
如果可以再详细一点的,最好就是“绍兴府山阴县五沟桥”现今是什么地方。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以原吴越之地设置会稽郡。会稽郡北起今江苏长江南岸,南至今福建北部,辖26个县,其中钱塘江以北(西)13个县,钱塘江以南(东)13个县。这26个县当中有一个大县,就是山阴县。山阴之名,是因其地处会稽山之荫(北)而得之。史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东巡会稽,登天柱峰,东望大海,更名“大越曰山阴”,天柱峰始称秦望山。至东汉中,吴、会分治后,会稽郡辖境缩小,囿于钱塘江以东,以山阴县为郡治。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户口的增加,山阴县在全郡的 地位越来越显要。至南朝齐代,就有人建议将山阴析为两县。公元557-559年(南朝陈代永定年间),原山阴县分设山阴、会稽两县,包括郡城在内,西部为山阴县,东部为会稽县。从此,历史上便有了山阴、会稽两县并设的局面。后一度时分时合,815年即唐宪宗元和十年起始成定制。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会稽郡改置越州。以后,越州又升置绍兴府(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即公元1131年起),行政区划屡有变更,而山阴、会稽两县一直并设,今绍兴城一直是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同时又是山、会两县的县治所在地。这种郡(州、府)县同城而治及两县同城而治的格局,迄于清末,历1300余年不变。
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山阴、会稽两县合并为绍兴县,隶属绍兴府。笠年,民国成立,废除府制,实行省、县两级制,绍兴县直属浙江省政府。此后又先后隶属会嵇道、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兴县先后隶属绍兴专区、宁波专区、绍兴地区、绍兴市。1983年,划绍兴县城区和城郊6乡建置越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