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会推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1:30:32
路14:16 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
14:17 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14:18 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14:19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14:20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14:21 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14:22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14:23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14:24 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14:25 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
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注:“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14:27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14:28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
14:29 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
14:30 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14:31 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14:32 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14: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14: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是人类按照自已的形象创造上帝

我信奉上帝,因为在我看来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对于上帝,我们应当爱他,敬畏他,依靠他。而我又崇拜尼采,对他的反基督的精神与勇气,很是敬佩。

何以产生这样的"矛盾"呢?那要从基督教说起。我信仰上帝,可我并不信仰基督教。因为我知道上帝就在我的心里,就在我的身边,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但我又知道,对上帝的崇敬,是不能用一种简单的宗教定义去描述的。

不容否定,基督宗教是西方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体现为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和素质,西方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文学艺术、教育理想、政治法律、经济制度、社会习俗、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发展都与基督宗教紧密相关。但它仅仅是一种宗教,它脱离不了它的社会性的一面。作为一种宗教意识,它也就不可能摆脱它与人类社会肮脏的一面(即人之原罪和其他诸般罪恶)的必然联系。我们可以这样说,上帝是永恒存在的,而基督教则是人们(或说是圣徒们)创造的。虽然基督宗教与上帝信仰密切联系,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此,就将两者等同视之。

在旧约的宗教意识中,占重要地位的是人微不足道和奴隶般服从的动因。在古希腊罗马宗教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仍是人无能为力的痛苦意识,即他必遭万能神的摆布或茫然莫测的厄运。基督宗教总也摆脱不了这样的思想,即:包括自己存在在内的全部存在对无情而又冷漠的力量的"依附",因此也就充满微不足道的感情和" 惊慌失措"的恐惧。正是这种思想,使那些基督徒们,在上帝的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他们对神的畏惧甚至大过了对神的尊敬与爱。中世纪欧洲神权统治下的人们便是最好的例证。而此后而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的提出(即强调人的独立性,崇高性和自豪感),也正是对这一宗教意识的一次颠覆。

如上所言,基督宗教因其人为创造性的特点,其与社会,与政治也就必然的要产生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我们今天来看它时,是很为密切的。基督宗教十分的强调教阶的思想,强调权利意识,等级意识。圣经里有这样的话语,"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福音书中也有相关的描述:来到世上的真正光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