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为何使人明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7:35:07
RT 详解原因
自己的理解

人如何能获得智慧?我想是知识+阅历(或经历)。古人说“万卷书、万里路”,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曾经真实发生的事,真人真性。当我们打开历史长卷的时候,你会发现许许多多你在做的、或希望的、渴望要做的,其实历史中人物早就已经这样想、这样做了,而且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当代人的想象。或是成功或是失败,都是前人亲身的实验。
如果你能从前人的经历上获得的间接阅历,就能使你更快的达到明智的目的。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理解历史当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读史就是人类思考自己过去的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人类在经历重大历史事变之后,总要考察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思考避免重犯历史错误的途径和方法。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就是以史为鉴认识世事兴衰的因缘,也意味着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读史使人明智,就是在历史中找出评价的尺度,对过去的人和事作出客观评价。历史的评价是无情的,也是客观的。真假、善恶、美丑,不但有现实的评说,更有历史的评判。能评判的历史当然是人类的真实历史。真实的历史,是包含着无数相互联系的事件、人物、思想和人类活动的历程。写史的人,可能把历史写成动人的故事,或是搞成某种前提和意图下的推论,或者任意编造。但是,历史自有其客观的不容否认和歪曲的事实。历史之所以能够评判,就在于它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和普遍性原则,因而拥有评判一切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来自创造历史的人民。人民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对历史中的一切人和事作出最后评判的力量。
有历史学家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史应以现在的眼光、根据现在的问题来看过去。过去是现在的根据,现在包含着过去、预示着将来。理想的将来产生于充实的现在,现在只有与过去和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明智的人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创造将来。因而,读史既需要解读往事,又要放眼将来,这样才能具有更深入、更持久的历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