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抗干扰性比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03:41
对还是不对

一般而言是对的。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利率,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场利率,既能够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动灵活的利率。其具体操作中有的是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卷利率。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是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改变资金供求关系,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的。
  调整利率的主要目的还是调整贷款。但是,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另外,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存款意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沉淀货币量和流通货币量的比例,但社会存款意向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受到未来收支预期变动的影响,单纯的利率调整对存款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
  货币供应量是整个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可以用作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货币总额。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基础货币(M)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虽不是中央银行控制,但是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调准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进行控制。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利率。 请具体回答我关于”经济管理”的几个问题,货币,利率,凯恩斯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选择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指标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 选取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指标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 货币政策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31.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 )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根据ISLM模型讨论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这两种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 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紧缩货币政策下,实际利率如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