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产生的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6:26:40
主要是玩偶和其设计的产生

wan’ou
玩偶
doll

采用布绒、塑料、木头等材料制成的人形玩具。其外型以女孩居多。俗称娃娃。玩偶除了作为儿童玩具外,在古代还作为宗教礼仪的祭祀品和殉葬品;在现代也可作为艺术欣赏品和纪念礼品等。
沿革 玩偶的前身是用泥土塑造的小型人物偶像,作为护身符和殉葬品。中世纪前,法国海员在出航时,以小型玩偶项链坠作为护身符,以庇护航海平安。古代印第安人也以木雕的人物偶像作为象征他们祖先精灵的祭祀品。在古埃及的墓葬中发掘出距今约3500年的粘土玩偶和木雕玩偶(即木偶)的殉葬品,并发现用兽骨、象牙等较硬材料制成的玩偶。中世纪,欧洲的玩偶题材大多具有宗教色彩。14世纪末,玩偶的题材逐渐脱离宗教内容,成为文化娱乐用品和艺术品。1391年,在英、法等国出现时装玩偶,即用纸板制成躯体,外着时髦的服装,制作极为精巧。16世纪初,德国纽伦堡成为欧洲玩偶的生产中心,生产的木偶,四肢可活动,穿着不同身份妇女的服装,是新生儿洗礼时用的礼品,称“洗礼玩偶”。在英国还出现用麦穗捆扎成的“收获玩偶”,以及用于宗教祭祀的“面包玩偶”(用木模将葡萄干甜面包制成玩偶的造型)。18世纪是欧洲玩偶兴盛时期。1760年以后,发明了会走路、哭泣、张嘴、眨眼的玩偶,形体比较大,以便在躯体内装置机芯,外形显得丰满可爱。1810年,德国开始采用纸浆与树胶混合工艺制作玩偶头像。以后又出现瓷器、蜡制的玩偶头像。19世纪,法国的玩偶制作精巧,可以完成吹肥皂泡、骑自行车、吃东西等有趣的动作。1824年,巴黎的奥地利侨民J.N.马尔策发明了会说英语的玩偶,第二年,他又发明了平放就闭眼,竖起来就睁眼的“睡觉玩偶”。1882年,P.吉拉尔德发明了既会讲话又会走路的玩偶。19世纪末,美国也成为玩偶的生产中心。1871年,美国人R.克莱发明了“爬行玩偶”。她头戴无沿童帽,身穿美丽的服装,能移动四肢爬行;当有人阻止她前进时,玩偶会立即停止爬行,同时转头向两边匆忙地一瞥,似乎在寻求继续前进的道路。1878年,T.A.爱迪生发明了会讲话、唱歌的玩偶,在其躯体内安装有袖珍唱机。1959年后,出现写实风格的玩偶,一般为6~10岁的女孩形象,长1m左右,同真人相似,而且每个玩偶附有20多件不同季节、场合穿着的时装。
中国古代的玩偶大多以泥、木、陶土制成,作为殉葬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