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有何启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1:36:30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器物层次。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体现在洋务派运动。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其并不成功;
第二阶段:制度层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戊戍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昭示,学习西方制度文化首先要推翻清政府。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推行民主共和制,被袁世凯窃取果实。
第三阶段:文化层次。主张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来,开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但西方文化具有两面性:肯定性——现代性、工业化文明;否定性——强权、霸权和侵略性形象(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使人们对之又望而生畏)。
马克思主义源自于西方,是西方现代化工业文明的思想产物,同时又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危机和罪恶。正适合了中国人既想学习西方文明,又要防止西方资本主义产生的种种罪恶的矛盾心理。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与西方交往过程中学习到的最主要经验是_____ 近代以来,在“以俄为师”过程中,对中国影响的事 在近代的西方交往中,西方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的探索过程中学习西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习西方过程中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各自的重点 成败得失及走向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消极的东西多还是积极的东西多 2、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历程(为什么不能使中国富强? {历史问题}: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思潮中,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中国在近代反而落后了 在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的思想根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