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1936年冬 陈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27:31
诗词和解释都要,谢了!!

陈毅著名的诗作《梅岭三章》。此作有序,序云:“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李乐天和杨尚奎率领粤赣边特委机关和700多名武装人员上油山开辟游击区。1935年3月下旬,项英、陈毅到达南雄油山与特委书记李乐天等会合,随后蔡会文、陈丕显率领的赣南省委机关和军区干部战士共300多人,也先后到油山会合。

1935年4月至9月,粤军余汉谋第一军3个师,加上地方保安团,兵力4万多人,对油山游击区进行第一次长达半年的“清剿”。游击队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只得“夏吃杨梅冬剥笋”、“野菜和水煮”(陈毅《赣南游击词》)。在关键时刻,群众把游击队当作亲人,尽力给予帮助。在群众的支持下,游击队以顽强的意志渡过了难关。

1936年发生“两广事变”,陈济棠反蒋介石失败,驻粤赣边的余汉谋3个师撤走。游击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伏击乌迳“剿共团”,击毙“剿共团”团长傅振标。接着攻打邓坊圩,活捉土豪江碧山,缴获一批枪支布匹、西药和现款。9月,蒋介石嫡系部队四十六师对游击区大举进攻,随后策划“梅山事件”,利用叛徒陈海(原红军掉队人员)诱捕陈毅未遂。陈海又带领四十六师包围斋坑,项英、陈毅被困20多天。陈毅就在这危急的时刻,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在四十六师历时半年多的“清剿”下,游击队遭到惨重损失,特委书记李乐天、油山游击大队长曾彪以及特委委员叶明魁等相继牺牲,还有许多支持游击队的群众也遭到杀害。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