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政治答案。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3:17:46
一、何某在某通信公司从事长途报话工作,工作表现良好。后因公司设备升级,长途报话岗位出现富余,邮电局以此为由对何某作出下岗处理,并安排其到公司后勤部从事勤杂管理工作。何某拒绝申领内部报到证并没有去上班。两个月后公司再次给何某安排到经营部当服务员,也被何某拒绝。当月起公司停止发放待岗工资和各类津贴,并做出解除何某劳动合同的决定。何某以公司工作安排不合理提请申诉。

问题:对于富余人员的安置,公司应如何处理比较妥当?何某一再拒绝公司的安排,应如何应对?

二、研究生毕业后,小毕进了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听说单位领导有意将自己送往国外培训深造,小毕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此,工作中小毕自觉的加倍努力,经常自觉加班。但是何时能出国深造,领导并没有明确的答复。时间一长,小毕觉得自己受了欺骗,工作也不如以前积极了。
2006年2月,小毕又看到某外资企业登出了一则招聘广告,广告中城:“录用的员工将送到国外培训半年至一年”。小毕毅然辞职,并顺利的进了新的单位。加入新单位的小毕对工作充满了希望,想通过积极工作获得重视,得到出国机会。但是2年过去了,出国培训的事情依然没有东经,也没有听说哪位同事出国培训了。
小毕找到单位负责人,认为单位应当履行在招聘广告中的承诺。单位负责人当面答应小毕一定会考虑,但是几天过去后,单位还没有动静。小毕觉得自己两次出国都没有成功,用人单位实在欺人太甚,明明写好的条件却不兑现,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利益。
某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此案。单位在其应诉书中声称,单位与小毕的劳动合同中,并没有规定单位具有送小毕出国培训的条款,因此,单位没有此项义务,招聘广告中的条件并没有写进劳动合同中来,因此并没有法律效力。

问题:该外企是否需要按照招聘广告中声称的将小毕送往国外培训,理由是什么?

三、某甲有宋代古币一枚,欲出售。2002年5月8日,甲于当日晚报上发现某古币收藏家乙所刊登之搜集古币广告,即拨打广告中所留电话,询问乙肯出多少价钱收买其古币,乙表示要当场鉴定后才能决定出价多少。于是双方约定于5月10日面谈。5月10日乙当场鉴定古币之后,出价1000元,甲嫌太少,说最少要1500元才卖。乙忧郁不决,表示要再考虑几天。5月12日,乙写信给甲,表示愿以商定之1500元价格

问题一:
1.1、对于富余人员的安置,公司应如何处理比较妥当
富裕人员安置,企业需要做到公正公开的原则,比如,对原有职位,最好
实现竞争上岗的原则,比如通过技能考试,让离开原有岗位的人心服口服,
但是同样需要考虑到相应人员的优势和劣势,做到人进其才的原则;
1.2、待分配人员不服从问题
这时需要客观分析待分配人员抵住的原因,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很
容易引起和导致变相裁员

问题二:
企业没有违背和诚信原则,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有机会出国深造,
并不是一定会把这个机会给的当事人,只能说当事人有这个机会而已;

问题三:
该书面沟通是一个交易的意向而非交易合同,所以买卖合同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