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魏书卷二十六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6:52:31

高堂隆,他的字是升平,是泰山郡平阳县人。鲁国高堂生的后人。(《史记 儒林列传》记述鲁国高堂生,是《礼》书的传承者)高堂隆少年时即当上学生,(自汉武帝以后,设立官方学校,命令郡县推荐聪明学生,学习一年后,如果成绩优异,可以先去中央各官衙学习,以后有机会升官。所以少年进入学校是光荣的事情。)泰山太守薛悌任命他为郡督邮。郡督军(督军是官名,应该是主管郡的军事)和薛悌因为某事起了争执,所以直接称呼薛悌的名字并且大声呵斥,(古代直接称呼上级官员的名字是不敬的行为)。高堂隆按住剑柄向前叱责督军,说:“当初鲁定公(鲁国国君)被侮辱,仲尼(孔子)立即走上台阶为鲁定公讨回公道。赵国国君被秦国国君强逼弹奏秦筝,蔺相如立即强逼秦王击缶。(指渑池会)作为臣下称呼君主的名字,是不义的行为,可以被天下的人所讨伐!”督军听到这些话,大惊失色。薛悌很惊奇,连忙站起来制止了他。后来辞去官吏的职位,避居在济南。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太祖曹操征召他为丞相府的军议掾,后来被任命为历城侯曹徽的文学(文学是官名。顾名思义,主要辅导曹徽的文学),又转任历城相(相是二千石官,相当于郡太守,因为他当官的地方被封给诸侯王,因而太守不叫太守,叫做某某相——某某是指地方名,结合文意,此处应该是在历城为相)曹徽在魏太祖曹操去世的时候不仅没有表现出哀伤,而且出外游猎跑马,高堂隆用人情义理劝说他,很是尽到辅导官员的责任。黄初中期,(黄初是曹丕年号)被任命为堂阳长(堂阳是地方名,堂阳长是官名),被选为平原王曹睿的师傅。(曹丕的继位者,魏明帝。黄初二年封为齐王,三年转封为平原王,黄初三年是公元222年)曹丕死后(曹丕黄初七年死),平原王即位为皇帝,史称魏明帝。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兼任博士、附马都尉(给事中是政事,博士是皇帝咨询官,驸马都尉是伴随皇帝出巡负责安全的官员)。因为明帝初即位,朝庭很多大臣认为应该举行宴会,高堂隆却说:“唐(指尧,尧被人称为陶唐氏,下文虞指舜,舜被称为有虞氏)、虞的时候是秘密哀伤的,高宗(不知何人,不好意思,有人说是西汉元帝刘奭)也是沉默不语,默默思考如何当皇帝,不大事庆祝。所以他们才能使他们的德行被四海之内的人们所接纳。至今被我们所称颂!”认为不应举行宴会来庆祝,明帝很尊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开始建设陵霄阙时,有一只鹊鸟在阙上面筑巢,明帝把这件事向高堂隆说了,并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