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农民起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6:19:14
求近代中国农民起义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任何革命与社会变革,没有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农村没有实现大的变动,农民没有一个大的变动。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胜利,是因为农村有了一个大的变动,农民有了一个大的变动。

毛泽东将农民称之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这是一个十分准确的定位。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但是,中国农民存在着许多严重的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例如皇权主义、帝王思想、绝对平均主义、流寇思想、山头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这种思想,那种主义,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固然要表露,在时机并不成熟的时候常常也表露得一览无余。

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农民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依然是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时时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生活陷入绝望的农民往往敢于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近代农民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生动写照。在这次运动中,农民的弱点也再次表露出来:他们痛恨不平,所以拥戴平均主义甚至绝对平均;他们痛恨皇帝,但自己也想做一回皇帝梦;他们痛恨政治腐败,但自己也羡慕奢豪腐化的生活。

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了把主要由农民组成的中国红军改造成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军队,特意请郭沫若写了著名的长篇史论《甲申三百年祭》。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联系《甲申三百年祭》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毛泽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当时,中央将《甲申三百年祭》全文印行,作为全党整风的学习文件。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部还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向全党发出通知:“郭文指出李自成之败在于进北京后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脱离群众,妄杀干部,实为明末农民起义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代伟人毛泽东特别希望总结历史上李自成和洪秀全两次农民起义的教训,也特别要求我们党要吸取这两次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