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内部人员偏爱保障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05:40:46
不久前,《新民晚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北京一个调查公司对京城保险界的从业人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保险人员都购买保险,无论是大病险还是终身寿险统统放入囊中,而惟独对待投资理财型的险种却无人问津。该调查公司指出,保险内部人员偏爱保障险,而不看重投资理财险。 该调查公司说话很严谨客观,但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从中看出点问题:如今保险公司可是重点推荐投资理财险呀,你没看这个千万富翁计划,那个长效致富年年分红规划。比比皆是,满大街地推广。好象全中国的人谁不买投资理财险就成不了富翁,谁不保投资理财险就一辈子受穷。可是既然投资理财险这么好,保险公司的内部人员为什么不买呢?难道是舍己为人的当代雷锋精神又再现了?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 和保障险相比较,投资理财险的利润贡献较大,这是保险公司近年来为什么大力推荐诸如投连险、分红险产品的根本原因。利益的驱动使投资理财类保险在所有保险产品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分红保险业务的比率超过了全部人身险保费收入的一半以上。但是这种逐利行为却并不符合当前中国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20多年,人民手中的财富日渐丰厚,居民的存款早已超过10万亿元,但是你能说每一个居民都已经得到足够的保障了吗?不能!君不见医疗保险保不了大灾大难,子女的教育保险难以跟上比天高的学费,退休保障只够糊口不能养生,还有基本上无任何保障的8000多万农民工兄弟姐妹们,他们最现实的需求是人生的基本保障而不是在衣食无忧后的赚钱分红。这种现实的国情注定了老百姓的最迫切的保障型而不是投资理财型的保险需求。 客观地说,投资理财类保险热销的背后也有老百姓个人理财意识的提高,但这并不能代表全民大众的普遍需求。老百姓还需要擦亮眼睛仔细看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同时也要懂得先给自己设计一个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理财计划。 理财师们给我们灌输个人理财计划的三个因素,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安全性就是要保证资金安全,也就是说可以保证自己基本的生活状况,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状况;流动性是指资金要能满足临时性支付需求,比如人情往来等等;而盈利性就是在满足前两种需求的情况下,来让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为未来的支出提供一个持续性的保证。但是,这三个因素是呈逐步递进关系的,也就是说你必须在满足了前两个需求的同时才能追求第三个需求。因此,你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一步步的来,也就

这种产品无论是宣传的再怎么好听,我都是拒绝销售,其性价比实在是太差。作为理财产品,首先要保障安全,然后资金使用要灵活,这个灵活不是指活期存款那样,得有个短的期限,我认为最长时间5年最好,但绝对不能象保险这样,一困就是一辈子。好的理财方式应该是进去容易,出来也不难。
保险公司宣传这种产品时,业务员总是喜欢拿演示利益来忽悠人,那个利益连公司都不敢保证,一个业务员能保证什么。保险公司常用的例子就是买房租房,说现在投资房产,不如买这种产品,然后就跟你算一大堆,什么租金不见得收的回,房子不一定租的出去,或者租的价格不理想,还有几十年后这房子不能住了,但是买这种产品保证你的收益,买了它等于养了个不吃饭且孝顺的儿子,说什么这是很好的现金流。对于这样的宣传我只有两个字给它:FP。不管是理财还是投资,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出现一点负资产去改善生活。按照保险公司的说法,到了年老的时候可以拿一大笔钱,那这钱拿来干什么,买房、买汽车还是买其他东西来改善生活?可能你还没考虑清楚的时候,保险公司会告诉你,继续存。把钱放它那几十年,它不保证收益,能保证的,你用复利计算器算一下,如果存定期、存国债,看看相差多少。
为什么现在的业务员喜欢卖这个,因为它不需要体检,保证通过,提成高,首年就是30-35的提成,而且没什么售后服务,也就是到期打个电话通知存钱就可以了。业务熟悉的代理人谁买这个,有钱都增加自己的寿险、意外险和重疾。当然也有代理人买这个,基本都是刚进来,为了转正冲业绩的,一般都是叫亲戚买,为了他的fyc让亲戚买单,第二年自己还不见得在保险行业做了,但亲戚还得接着交,否则损失很大。
大家如果碰到这样的业务员,开口就和你谈这种产品或者大谈收益,一定不要理睬。

中国人买保险最大的误区就是首先看收益,其次是考虑孩子的,再次还是想即保障又投资。如果是春保障型,中低端人群是排斥的,这也是有些保险公司抓住了中国的国情,揣摩透了百姓的心理,实质上目前人们以前买的好多产品,基本是中看不中用。有些保险公司大力宣传理财产品,我相信2009年有艰难度日的公司。我在这里也不变列举,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个人观点: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保险代理人如果忘了保险的本质——保障,那就危险了。

告诉你个秘密吧
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