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曲桡杆菌 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7:28:00
阳or阴?
定义


1.柱状屈挠杆菌病

病原为柱状屈挠杆菌。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体表、鳍条和头部。寄生处一般有溃疡和缺损。流行季节水温在15~32℃。主要发生在放养过密和水质不好的水中。

防治:保持水质清洁,放养密度适宜,用土霉素拌在饵料中投喂治疗。

2.类结节病

病原为杀鱼巴斯德氏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两极染色性,无动力。病鱼无食欲,体色变黑,离群散游或停于池底,不久即死。解剖可见脾脏、肾脏上有许多小白点,在心、肝、腹膜、肠系膜、鳔、鳃等处也有少量小白点,白点直径多数为1毫米左右,大的可达几毫米。白点是由细菌的菌落外包一层纤维组织形成的类结节状物。白点内部都是死菌,在部分尚未包完全的白点中有活菌。脏器中白点很多时,肾脏肿胀,呈贫血状,脾肿胀,带暗红色,血液中细菌多时,在微血管内形成栓塞。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主要危害2龄以下的鱼。发病时期多为水温20~25℃的梅雨季节,但在相同水温的秋季则不发病,水温20℃以下不发病。

防治:用四环素、尼富酸钠0.00005浓度或氨苄青霉素0.00002浓度制成药饵投喂,连续5天。

病原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曲桡杆菌)。
水产养殖业常见疾病。
烂鳃病
病因:因柱状曲桡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鳃丝溃烂,呼吸困难。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2-0.4克/立方米一次。两天后全池泼洒清素(枯草杆菌)0.25克/立方米或EM原露0.3克/立方米,同时内服适量的环保抗菌药物。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曲桡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