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城市公园发展迅猛,肯定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6:33:54
集思广益,不妨说一说。

(一)城市公园建设经营资金不足

改革开发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虽已有了长足进步,但距国际水平上有较大的差距。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提出:城市人均公园面积60平方米为最佳环境。而我国则需要加大城市公园的数量,近年来我国对城市公园的投入不断加大,但这与实际需要的资金相比相差甚远,城市公园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维护资金也长期处于低水平状况。长期以来,城市公园建设经营的资金绝大多数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但这并不能满足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经营维护资金。因而,城市公园建设资金不足及经济合理性问题是城市公园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难题。

(二)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绝大多数的公园属于政府投资建设,行政性质的管理,在规划设计之初过分地强调公园的生态景观功能,而没有将公园的经营管理纳入到规划设计之中, 造成许多经营管理方面不相适应的问题, 开业后逐渐凸现出来。

显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转换城市公园的经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宋子千教授曾对我国城市公园的改革和发展进行过研究,他主张把公园的管理层和作业层分开,管理层仍属于事业性质,而作业层实行企业化,如效仿朝阳公园模式,把公园外包给一个经营管理公司,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另外,政府的管理机构要实施政策引导、监督和依法有效保护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经济实体积极参与城市公园的管理工作,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如1997年深圳市实行的公园绿化养护承包管理机制,它有效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对绿地生态资源的浪费,精简压缩了绿化的养护人员,开源节流,提高政府划拨经费的使用度,促进城市公园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经营模式单一,千园一律

我国的城市公园,经营模式比较单一,一般包括销售门票、会议加上一定的餐饮和商品销售,且所销售商品大多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色,更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许多公园纷纷通过增加园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使公园由原来单一的游览功能变成集娱乐、休闲、教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但总体上讲,这些公园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门票销售、餐饮、商品销售、娱乐项目多为儿童乐园、休闲度假区、展览等,同样这些公园所销售的商品,大多大同小异,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娱乐项目亦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