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EMA(电磁超声)高手;悬赏2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3:01:48
我做管体探伤.想请教各位前辈一些相关理论知识;毕竟这方面的书很难找.(1):各种壁厚的管子的最佳频率(使伤波最高)不同,调节频率是否改变了折射角?(2):垂直偏振与水平偏振有什么本质不同?(3):其透过波表示的是什么反射体?在探伤过程中的参考价值?(4):我还想知超声的传播路径?(5):你们所用的电磁声相关资料来源说一下.谢谢赐教... ...
恳请专业人士给予帮助,谢谢。

1. 调节频率不改变折射角。

4. 1888年,赫兹利用振荡偶极子和共振吸收的原理,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验证了电磁波与光波在性质上相同。至此,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才获得了实验的证明。
赫兹还用各种实验,证明了不仅电磁波的性质和光波的相同,而且传播的速度也相同,并且可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也就是说,电磁波服从一般波动所具有的一切规律。

5.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激发,这样变化的电磁场就会脱离场源,由近及远地向周围空间传播出去,形成电磁辐射。这种变化的电磁场按一定的速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出去,就称为电磁波。

电磁超声检测技术的理论依据
在被测物体表面设置一曲折线圈,某一时刻,通过往线圈中加载一高压窄脉冲或时谐电流源激励产生一个交变的电磁场H,会在被测物体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即涡流I。如果同时施加一由永磁体产生的稳定磁场,就会与金属内部涡流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被测物体的质点在此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振动,从而产生沿被测件辐射或沿表面传播的超声波。这就是电磁超声激发的基本原理。电磁超声的接收是激发的逆过程。当被测物体表面有超声自内部投射时,质点发生位移,带正电荷的晶格在偏置磁场的作用下受力,产生交变电流。这个交变电流将导致被测导体的表层出现交变的磁场,这个交变磁场漏出导电体,在被测导体上方的线圈中感生出电动势。这样,就可以进行检测了。在电磁超声无损检测中,被测物体作为龟磁超声传感器的一部分,必须是电导体或磁导体。若被测物体是铁磁性材料,除洛仑兹力外,还受到磁致伸缩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