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为什么在佛教中重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7:54:40
戒律为什么在佛教中重要?提出以戒为师。

佛说四大清净明诲中 讲到杀盗淫妄是修行的阻碍
只有以戒为师 断除种种不善才能清净自心 专注于修行

若修习佛法、修习禅观 而不断淫心 是为魔说

关于严守清规戒律的重要性,我以禅宗为例吧:

“禅宗历史上,除了偶然的几位“过来人”没有守足具足戒就顿悟,其他的人都是守了几年的具足戒才开始行脚求师见性的。

所以在现在末世而言,不知道是否还有汉地僧人曾经守足这250条戒律。据说现在的寺院这些戒律都流于形式了。

而行走坐卧皆为禅定,守戒之时,如此多的戒律,要守好来,则要求学人时时观心,这就是最好的禅定过程。所以真正守完了这些戒律的人,即便从来没有打坐过,都已经能够进入甚深禅定境界,才有可能生出俱生妙观察智以观得慧,刹那顿悟。

所以我一再说明,佛学是用来行的,才能生出观照般若。”

戒律是保持身,口,意的善法。 这对‘定’‘慧’来说是基础。 如没有保持身,口,意的善法,那么就无法入定,更别说开发慧了。 ‘戒’是三增上学处中最基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八正道中,戒学处有3个。 正语,正业,正命。 正当的语言,正当的善行或者行为,正当的活命方式或者生存方式。

戒律对实修有非常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戒律帮助我们改掉很多坏习惯和思想,有利于修行的精进。

因为人有安逸心...为自己的方便找藉口.(自我妥协)...

持戒修行,才是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