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性质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31:21
A.革命 B.文化思想上的革命 C.内乱 D.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文革性质:由领导人错误的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
  教训: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明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势的个人崇拜好个人专断.健全明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我是那个时代的人,1970年时上小学一年级,对于文化革命的后期有比较清晰的记忆
我是农村的,所以从未见过动乱,造反派之类,不过我们村有两个地主和一个右派,经常会自觉的义务劳动,比如,晚上下雪了,他们便很早起来在较多人行走的路上扫雪,
那时候整天农业学大寨,平田整地、修水渠,都是全公社“大会战”,社员早上4点就起来了,中午在工地吃饭,晚上才回来,想起来真的是苦。有一条水渠从我们村山腰间通过,有时候我会去工地玩。工地的人都是外村人,插一杆红旗上面有XX队民兵连。我看到在削平的山崖上刻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记得我当时还不认识最后一个字。几年后,我们村50%农田能灌溉了(之前全部不能),也开始包产到户了。
村里的青年未结婚之前不管男女都是民兵,我姑姑也是民兵,发给一杆半自动步枪和10发子弹,我记得她经常在擦枪,我总想摸摸那枪,但她总不让我弄。如果打死一条狼会给他们奖励10发子弹,哎!当时没有动物保护概念。有些能弄到子弹的人就去打兔子。
那时候上学劳动是一门课,小学每周半天,初中每周一天,高中每四周中集中一周是劳动。我在小学的劳动大多是栽树,暑假就在刚收割的麦田里捡麦穗,检一公斤可得一分工,有时候也放牛,一天3分工。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还要办板报和宣传。板报总是几个字写得好的同学弄。但宣传是轮流干的。晚上放学后,在农村比较中心的建筑物上。手持大话筒念一段报纸就算任务完成了。报纸的内容说实话我也不理解其含义,什么“克己复礼”“形而上学”等。
不管什么时期,孩童时代总是最快乐的,最无忧无虑的,到现在经常做梦的情景还是小时候。

C 害死那么多人 长达十多年的生产停滞 文化事业的毁灭 教育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