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变脸起源于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17:27
今天看了湖南卫视的《金牌魔术师》我有一个很不解的问题,在这我想请教一下了解川戏和比较博学的人,四川的变脸是怎么来的?起源于哪,什么时候?日本也有类似的戏曲表演吗?怎么那个日本魔术师在看到一个小姑娘表演变脸的时候竟然说那是日本的传统技艺?所以我很疑惑,我是四川人,我知道变脸在川剧里是很注重传人的,是绝不外传的。

中国戏剧的瑰宝--川剧变脸

“变脸”是我国远古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

川剧,起源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每至逢年过节之际,在四川乡镇村落码头处林立的庙堂都会搭起戏台以作庆典,久而久之,川剧就在街头巷尾之中渐成气候。“两湖填四川”,为蜀地的文化带来了诸多新元素,昆、高、胡、弹、灯,诸腔戏班汇集入巴蜀各大城中的酒肆街坊之中,生、旦、净、末、丑同亮相于茶馆的戏台之上,同时变脸绝妙技巧逐渐形成,经演变完善,成为川剧一大特色,独树一帜,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川剧传统“变脸”特技,俗称“三变化身”,被誉为“中国一绝”,源自传统大本戏《归正楼》,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遭到官府画影缉捕,以“变脸”巧妙脱身。最初,演员脸罩纸壳面具,后来改用草纸绘制脸谱,依次粘贴脸上,临场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蔚为奇观。“戏圣”康子林(1870—1930)擅演此剧。

解放后,原秦朝派往东瀛(日本)的徐福东带领的五百童男童女的后代,回中国寻根祭祖,随之把川剧传统“变脸”特技带到日本,使日本人学了点儿“变脸”特技的皮毛。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一环,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它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情感的变化。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转折,人物的情绪也相应变化,川剧变脸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及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是川剧艺术中用于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抽象主义手法。由于具有新、奇、快、爽的特点,川剧变脸近年来炙手可热,蔚然成风。
变脸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的表演绝活,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清末民初,川剧进入一个兴盛时期,名角辈出。其中,以扮演文武小生而享盛誉的有康子林(公元1870年-1930年)和曹俊臣(公元1882年-1946年)。追溯起来,当今风靡演艺圈的”扯线变脸”绝技,便是在他两人艺术竞赛与交流中催生出来的。
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