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的化学3大平衡体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1:33:11
老师说过,溶液中存在3大平衡体系:电荷守衡,物料守衡和质子守衡是什么回事?谁给说一下?
希望可以说得详细一点的,最好能举些例子,我是个高3的学生,解要用的

溶液中存在3大平衡体系:电荷守衡,物料守衡和质子守衡。
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物料守衡——即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NaHCO3 溶液中
C(H+)+C(Na+)=C(HCO3-)+2C(CO32-)+C(OH-) 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
因为溶液呈电中性,也就是说溶液中的正负电子是相等的。所以只要找出所有带正电荷带负电的离子,分列在等式两边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带多个电子的离子,比如例子中的CO32-,前面的系数要乘以2

C(Na+)=C(HCO3-)+ C(CO32-)+C(H2CO3) 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

虽然弱酸根离子HCO3-既会水解产生H2CO3,又会电离产生CO32-,还有本身HCO3-剩余,但是C元素是质量守恒的,这时只要关注,所有C的去向,把三者浓度加起来即等于Na+的浓度

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

这个比较难理解,你可以用上两式相减得到
我从原理上说一下,你不懂也不要紧,HCO3-离子的电离和水解促使水电离出H+,OH发生改变,但两者在数值上仍然相等,H+有一部分与HCO3-结合,生成H2CO3,OH-有一部分与HCO3-结合生成CO32-,因此得出上式

总结:电荷就是正负的相等,要看全
物料就是原来的相等,然后转化成别的时候守恒
质子相减就可以,本质可以理解为H+守恒,抢走了H就减,放出了就加
其实不用理解
高考最多写一个,会写就行
前两天刚明白的,问问老师其实比较好

电荷守衡:正电荷总量=负电荷总量
物料守衡:和质量守恒差不多,某离子或原子团量不变

质子守衡:氢离子的量和别的离子的关系,可以由上面两个推到

电荷守恒 使溶液呈中性 如
2Fe3+ +Fe=3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