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典诗文的体会和感想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感人之事。可写读后感、力行小故事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1:48:32

给你参考下

  从 伯牙摔琴谢知音 引发的感想...
  文/晓春

  古筝曲 高山流水 让人浮想联翩,心情激荡;“伯牙摔琴,子期知音”的故事更是千古流传,佳话知音.古往今来,如伯牙那样感慨世间险恶,知音稀少的大有人在.唐朝诗人孟浩然有过:”知音世所稀” 的感叹;南宋抗金将领岳飞也写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其他古人也留下:”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诚然,在尔虞我诈的旧社会,古人由于受到阶级与历史的局限性,寻觅真正的知音确实有些困难。

  然而,晓春对此有自己的感想:伯牙摔琴谢知己,固然表明了他忠于友情的可贵精神;但另一侧面也说明他不善交往、视野狭窄,自恃清高、落落寡合的一面。他把知音与挚友看成是极个别的人,把友谊局限在很小的圈子里,并认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难道诺大的中国,除了钟子期就再无知音而言了吗?难道舍此一人,就一生无友可交了吗?生活中与网落里,也常看到听到这样感慨地词句,期间伤感之情颇深,甚至催人泪下,好似人间再无知音可寻.果真如此吗?

  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高度文明,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特别是数字时代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更为广阔了,性情相近、志趣相投的同道之人并不为稀.这也取决于每个人对知己良朋的理解与标准了.就我本人而言,接触网络一年有余,从最初的单纯网聊到文字的切磋与思想的沟通;从情感人生谈到人对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态度.工作学习,兴趣爱好...那种来之心灵的交流,让人振奋,更有相识恨晚的感觉.相知相惜的情意,美好而温馨;高山流水的知音情结,深刻而感动.有真情有遗憾,体验深刻,受益匪浅。也令我打开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心境也仿佛豁然明朗。以更平和的心境来面对生活与网络,对于知己朋友有了更深的理解,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现实生活中也好,虚幻的网络也罢,都会有一些值得感动与快乐的事情;也会有令人无奈与伤感的记忆。面对生活、面对亲情、面对爱情、特别是面对友情,需要我们用更深远的目光来审视,用更明悟的思想来理解,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充满阳光,志趣相投,品行相近的知己良朋并不缺乏.有些时候,是我们自己感受不到罢了.心有所感,遂写下此篇文字,权作自我理解。

多多动脑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