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二次改革的必要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36:21
深化农村二次改革的必要性有哪些?谢谢啊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重要战略意义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亦称为劳动力的再转移,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依托市场机制调节和政策引导,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职业流动、身份转换和居所迁移同步发生,生活方式发生质的变化,进入城镇成为自谋职业的城镇居民。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有效缓解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为农村劳动力“一次转移”提供了新的空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加;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使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加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可转移空间正逐渐缩小。另一方面,随着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的大量熟练技术工和具备较高素质的产业员工十分缺乏,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加快劳动力的“二次转移”,引导“一次转移”后的劳动力向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发展,既可以拓展劳动力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容量,又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次转移”腾出新的就业空间,加速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二是培养较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当前,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要顺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得到高质量的、结构合理的人才资源方面的保证。除需要大批参与国际经济和技术竞争的人才,更为稀缺的是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产业工人。据统计,目前,企业大都对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化水平方面,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其中2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方面,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加快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增加劳动力的人才资本存量,提升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向较高层次的产业转移,将为产业升级发挥重要支撑。三是将有力推动小城镇建设战略的实施。通过消除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各种因素,引导具有一定专业近能和创业能力的劳动力进入城镇成为自谋职业的城镇居民,以城镇人口的聚集促进较大公共需求的形成,进而有效刺激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化解农村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