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课后练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6:31:19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专管温酒,读过一点书.作者为何这样设计?

以我的经历为线索,写出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在中国,正是“鲁迅小说开了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先河”,而“其中具有最精粹而又完整的艺术格局的是《孔乙己》”。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在选材上具有唯“我”所用的优势,作者可以依据叙事写人与表情达意的需要,任意截选材料而不受事件发生的具体时空的限制。《孔乙己》正是以“我”在咸亨酒店的见闻截取孔乙己的生活片段加以摹写的,这样有利于作品集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同时也打破了小说叙事的传统结构形态,使其由“时间链”式变为“横截面”式。小说围绕“我”的“笑”和“我”看到的“笑”来叙事,“笑”字在作品中出现十多次,有孩子们欢快的笑,有短衣帮无知的笑,有世故者嘲讽的笑,有孔乙己尴尬的笑。叙事的关键在于孔乙己在带给别人“欢笑”的同时却遭受别人“取笑”这一事实留给读者的思考。这一个个“横截面”,“笑”出了科举制的毒害,“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笑”出了世俗者的冷漠,“笑”出了“我”对孔乙己的喜爱,“笑”出了作品丰富的主题。
  在咸亨酒店里,了解孔乙己作为的人很多,可作品为何偏偏选择“小伙计”这个“我”作为叙述者呢?弄清这一问题,同样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在“小伙计”所接触的人中,“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这些“成人”们只会用世俗服光看待孔乙己,看到的只能是一个落魄文人的穷酸潦倒、恶习难改,是孔乙己的“可鄙”与“可笑”。“小伙计”则出于被压抑的心理,用少年纯真的眼光看待孔乙己,看到的是孔乙己带给大家的欢乐;从孔乙己那可鄙、可笑的言行中提炼出了诚实、善良的“可怜”与“可爱”,同时也看到了“掌柜主顾”们的“可鄙”与“可笑”——这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所在:鲁迅意在集中笔墨摹写“掌柜主顾”们对孔乙己不幸遭遇的嘲讽与冷漠。这样,在作品“看/被看”的二项对立中,选择“小伙计”作为叙述者,就使全作品形成了“看客”看孔乙己,“我”看“看客”,作者看作品一切的独特结构。显然,这些功效是用主人公自述或“成人”描述都无法做到的。

以我为文章的线索 为下文见孔乙己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