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河流的泥沙含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42:32

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05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编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个人简介
内容简介
本期公报的编报范围包括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钱塘江、闽江、塔里木河和黑河11条河流。内容包括河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输沙量及其年内分布,重要河段的冲淤,重要水库的淤积和重要泥沙事件。河流基本情况和水沙变化过程刊登于该河流首次发布的公报中。
河流中运动的泥沙一般分为悬移质(悬浮于水中向前运动)与推移质(沿河底向前推移)两种。鉴于目前推移质测站较少,其数量较悬移质得多,故公报中的输沙量一般是指悬移质部分,不包括推移质。
公报中描写河流泥沙的主要物理量及其定义如下: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立方米/秒);
径流量——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立方米);
输沙量——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泥沙的质量(吨);
输沙模数——单位时间单位流域面积产生的输沙量[吨/(年•平方公里)];
含沙量——单位体积水沙混合物中的泥沙质量(千克/立方米);
中值粒径——泥沙颗粒组成中的代表性粒径(毫米),小于等于该粒径泥沙占总质量的50%。
河流泥沙测验按技术规范进行。一般采用断面取样法配合流量测验求算断面单位时间内悬移质的输沙量,并根据水、沙过程推算日、月、年等的输沙量。同时进行泥沙颗粒级配分析,求得泥沙粒径特征值。河床与水库的冲淤变化一般采用断面法测量与推算。
我国地形测量中使用的不同的基准高程,如1985国家高程基准、大沽高程等。公报中除专门说明者外,均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自本期起,公报中的多年平均值计算截止年份由原2000年延伸至2005年。除另有说明外,一般是指1950-2005年实测值的平均值。如起始年份晚于1950年,则取实测起始年份至2005年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