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渗透出了什么感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45:59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文/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为文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这篇游记描绘了满井一带的初春美好景象,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怀。

他既不参加斗争,又不愿同流合污,一生曾多次退守田园,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满井游记》典型地体现了袁宏道这种"闲适"的思想.
";用城内的"冻风""飞沙走砾"衬托满井的水色山光,飞鸟游鱼;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烦闷衬托游于满井山水中那种"若脱笼之鹄"的"悠然自得"的欢愉.

对大自然山说的热爱,鄙弃功名,求自由,扬个性,厌官场~~~~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