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湘江以南 燕京以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5:46:09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自古以来,湘江从南岭源头急转直下,奔腾穿行于湘南山谷之中,再经衡阳绕南岳衡山西北去株州、长沙,注入洞庭湖。神州“九江东流”,可为什么湘江却往北流?这是因为水系的排列方向受近期强烈活动断裂的控制。

我国东部的淮河、长江分别受淮河断陷、长江地堑控制的。横跨湘、桂、粤、赣边界的南岭(又称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就是在几亿年以前的一次地壳造山运动(即加里东运动)所形成的东西向巨型构造带,亦称南岭构造带。南岭的构造带主要由一些雄伟的褶皱山和断层山组成,它不仅控制了湘江源头的延展,而且还控制了中国南方各流域的分布(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在湘南、湘东南一些地区,还发育有南北向的构造带。这种南北向构造在地表多表现为一系列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它的存在,造成这些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脉、沟谷、洼地。湘北的洞庭湖平原,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距今1.35—1.80亿年),洞庭断拗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第四纪断陷湖盆地,湖盆东侧有南北向的湘江断裂。洞庭湖盆地是一个还“活着”的断陷盆地,湖区地面每年沉降约1厘米。南岭构造带的抬高和洞庭湖断陷盆地的不断沉降,造成湖南省南高北低的地势。因此,湘江便从高耸的南岭源头直下,沿着南北走向的峡谷、洼地、断裂沟壑向北滔滔流入洞庭湖,再入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