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学生为什么总爱到大企,它有什么优点,有的外国大学生却相反,都是爱自主创业难道它有什么缺点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48:13

大学生就业,最广阔的出路还在中小企业

有报道说结止到2009年03月末,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在20%~30%,这可以说是形势十分严俊啊。按照一般性原则,企业每年度招聘人员都会在年底和年初全面进行。马上都快要到五一长假了,大多数企业的招聘工作应该都已经接近尾声的。再有一些招聘岗位可能多是一些临时的工作岗位或有人员离职后需要增补的岗位,应该说数量有效,同时岗位待遇可能也非常一般。

目前大学业之所以就业压力如此之大,除了经济危机导致生产型企业部分关闭、减才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就业岗位流失这一主要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它主观原因存在,笔者简单分析如下:

1、大学生就业趋向单一

目前许多大学生就业意向一般都会选择进入大企业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似乎是只有进入这样一些单位,才算是真正有了稳定的就业。相反,当他们选择进入中小企业时,他们会认为这只是临时的,迟早他们还会选择离开。有这样一种简单的试试的心态,大学生们即便是到了中小企业,也不会安心工作,努力学习,而是一个心思的想着哪一天可以离开那个该死的小公司,进而跳到大企业中去。

笔者接触到很多在大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其实他们工作、生活得并不开心。在大型企业、国家机关中,个人的工作能力也许不是最重要的,而学历、关系则显得更为重要。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根本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同时也不能提升个人的能力。从薪资待遇上看也不见得比中小企业高。一般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的临时工月工资也就与城市平均工资持平,有的甚至还要低。

而当他们在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得不顺心的时候,他们想进入中小企业可能还有难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小企业主在选择员工时,会担心你是否能吃苦,是否能全力投入紧张的工作。笔者招人一般性原则是只要是原来从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一些次要岗位跳槽出来的,都不考虑。

2、目前应该比较缺人的是中小企业

目前缺人的肯定不是国家机关,因为国家反复强调精简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也普遍超编制,同时原来都还有大量的临时工等编制外人员。他们的增加人员能力有限。对于大型企业这一块来讲当然肯定是需要人才的,他们有持续的人才需求,但他们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的人才,可能连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