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 发光 实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3:44:44
希望有事例在里面。(故事也行)

因为说此话的人虽然是拿金子说事,但他说的不是金子而是人,而且是指那些有技能、有专长、有智慧的人才;是指那些素质,经验,魄力超出了平庸之辈的不同寻常的人才;是指那些当时代,国家,地区,群体或团队遭遇困境的时候他们愿意并且只有他们挺身而出才能化险为夷,走上光明前途的人才......
这句话关系到了人才,所以我说它是一种流传已广的谬误,是混话.
为什么涉及到了人才就成了谬误和混话?首先是因为,作为人才的社会资源,和作为自然资源的黄金,他们的效用发挥规律是不一样的.自然资源的效用有很强的恒定性,即,它一般的不会因时间的改变而使自身的效用发生改变.比如黄金,你今天不采还有明天,今年不采还有明年,这个时代不采还可以等到下个时代......而人才,人的生命只有宝贵的几十年,去掉儿童时期学生时代,再去掉老年,真正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间并不长;而精力,知识和经验的"黄金期"就更短,最多也就十几年吧!好,你说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在他最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你不让他走上舞台,使他错过"黄金期",他发出的光就不会耀眼;而你无情的压抑他直至他盛年已过,他就多半会已从"英才"变为一般平常的"庸才"了;如果你把他放在笼子里一直到老态龙钟,连说话都没有了力气的时候再放出来,他就什么都不是了!说什么"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就人才而言全非如此.早发光和晚发光有天壤之别,更多的人才则是,如果你给他提供的发光的机会如果太晚,他或许就根本发不出光来!
进一步说,人才的效用发挥和金子的效用发挥还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金子除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外,它还拥有"通货"的身份,也就是说它除了是黄金外还是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标准,它既是"专用件"也是"通用件".作为一种有色金属,它并非放在什么地方都有用;但作为通货的通用件,它放在哪里都有存在的价值.而人才,任何一个人才,无论他伟大到什么程度,他都不可能象黄金那样放在哪里都能发挥出它的不可变更的伟大的作用的.让小平同志当钳工和当国家领导人显然作用不同,让丁玲女士种地和让她写小说作用也不一样.人才,你可以给他施加磨难而他也可以依然保持不可动摇的追求,但一个迫害英才,卓越的专制者和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