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悬赏 血液凝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4:49:38
若有满意答案20分悬赏
将新鲜血放出,按常理和生活中的经验,我们知道它会凝固,但血液已脱离机体,怎能进行凝血过程啊?凝血过程可是个生物活性的过程啊!
假设上述问题已解决,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了纤维蛋白起到了作用,那在体外的血凝固后会如体内一样析出血清吗?使血清与其他成分分界清楚吗?

我觉得你们好无聊啊,在体内需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是因为体内的环境是被血液包围,而且血管有压力,而在体外是没有水和压力的,所以在体外血液凝固只不过是脱水过程,和身体的凝固过程不一样,如果在体外你把血液放到水里血液就不会凝固了,还有血清是需要分离才可以得到的,不是血液凝固就可以的。

凝血过程有两种,分别叫内源和外源途径
内源就是血管内皮细胞受伤后破损释放出一些因子引起凝血,就是lz说的第一种情况,而如果血液离开人体,或者即使在体内但是接触到了异物,通常是带负离子的表面,也会激活另一种,就是外源性凝血途径,起始因子不同而已,后面的过程都一样了
在体外当然也会析出血清啊,然后血液的有形成分会固缩沉淀,分得还是比较清楚的,等不及的话可以离心一下,上面是血清下面是细胞团

这样说吧,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体内不会凝集,在体外就凝?找到变化了什么就明白了,那么变化什么呢?血液出体,首先血管损伤了,这时机体释放组织因子,血液中一旦有了组织因子,就会凝固,即使血液被抽出,也会凝的。另外如果把血液放在玻璃管里,血液里的一种凝血因子可结合玻璃表面的负电荷,也使凝血激活。

首先 血液离体后就激活了外源性凝血因子它能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从而导致血液凝固。(注:生物活性的过程不一定要再生物体内进行,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
其次 血液离体后正常凝固析出的是血清里面没有纤维蛋白原。而抗凝的的血液放置一段时间或者经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是血浆,血浆里没有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