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舍藏”与“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否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2:45:38
“用行舍藏”与“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否矛盾,为什么?
最好结合孔子来讲,因为两者都是孔子所提倡的

用行舍藏往往给人一种果敢的入世高人的形象
知不可为而为之总让人联想到悲剧英雄
人们往往认为后者有一些贬义
但是,事实上后者比前者高贵,而且理智。
用行舍藏,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结果,
只是自信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回报,于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知不可为而为之,首先知道了自己的选择是不对的,是不会有结果的
但是,仍然为之,是因为自己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了,即使有,那也必定是一条昧着自己本心的道路。
两者本来就是形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本来相互关联就比较少
自然不会形成矛盾了

用行舍藏
是一种出事方法,有机会就要努力做,没机会就不要强求.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是一种处事态度,明知道不能达到最终目的,但还是要尽力向目标努力.

前者发现高压线掉头回去了,后者发现高压线还尽量靠近高压线,当然原因有很多,比如:等待有人拉了电门,也许还能有什么以外收获,也许本就不想越过高压线.
当然也有不少人真就踩上去了.有不小心的,也有慷慨就义的.

不矛盾。

“人贵有自知之明”。
“用行舍藏”,“真人不露相”,有些高人之所以轻易显露身手是为了给狂妄之徒一个警告:我不是斗不过你。
“知其不可而为之”结果往往是“打草惊蛇”,当然也有可能“歪打正着”。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太不矛盾了!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知其不可而为之:【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守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 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要做的人 吗?”
【读解】
“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 很。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