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假于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3:59:46
请帮我找一篇 以 善假于物为题或话题的作文。
好的加分。
谢谢!!!

忧与乐

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题记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是喜怒哀乐的直接演绎者。当你眉头紧皱,就代表你有什么烦心事了;当你开口大笑时,也许是什么误会涣然冰释了。的确,忧与乐是两种不同心情的产物,但在忧与乐的背后却隐藏让人潸然泪下的神奇力量。
北宋中期的改革家范仲淹演绎出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忧与乐”的故事。由于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进行改革。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进行了“庆历新政”改革。他为改革废寝忘食,为了挽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他的眉头总是紧皱着。然而由于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范仲淹便遭到了这些人的迫害,面对这种黑暗的社会现实,范仲淹却高声吟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丽篇章。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就应当承担起国富民强的责任。俗话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忧,值!不要因为个人的利益而放弃大家的利益,在这点上,我们要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再来看看大诗人陶渊明的“忧与乐”吧。面对世俗浊流的流淌,陶渊明并没有随波逐流。他甘愿做花中之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他感伤时事,忧国忧民,内心难免有壮志难酬之感。他的“忧”是一种对世俗的无奈,是对君主良知泯灭的一种愤慨。忧兮痛兮奈若何,他只好隐居山林,去尽享田园风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惬意,一种舒适,更是一种享乐。为了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隐居山林无不为一种明智的决策。
无奈的“忧”,只能主动的“乐”,这是诗人一种超脱世俗的选择。这种“忧与乐”完全可以符合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中的一种了。“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对陶渊明的最好诠释。
忧是一种情怀,乐是另一种情怀,但往往是这两种情怀彰显出生命的本质。“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才能露出生命的本质。生命本是一只蓝色蛹,当经历过“忧”与“乐”之后,便变成了一只金蝴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