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与一位怀疑患严重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慢性胃病患者一起订餐吃饭, 心里很是郁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8:26:04
总共一起用餐有三次左右.我最害怕的是听说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口臭,这不是影响正常交际么.请问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机率有多大??请对此给予宝贵见解.谢谢.
如果确实把幽门螺旋杆菌吃进肚子里了,该吃点什么来把它排出去呢?? 比较好的食疗方法有什么呢?? 比如说多吃点什么有助于清洗肠胃什么的.

尽量采取分餐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50%至60%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大约67%至80% 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其感染还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郑青副教授说,人是幽门螺旋杆菌惟一的自然宿主,其在人群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即经口———口、粪———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0%至60%,感染后可能产生不同结局:有的是无症状的带菌者,但多数引起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大约10%至15%可发生消化性溃疡,还有极少数甚至可能发生胃恶性肿瘤。

口气重疑是该菌作怪

可能引发胃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导致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此外,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7至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胃癌不会发生。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人类I类致癌原。而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国家之一,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主要病因,治疗消化性溃疡、预防胃癌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预防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由于早期胃癌患者大约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一些症状也是些非特异性表现,比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被当作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而忽视。

共用餐具亲吻都可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的途径传播特点使其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聚集现象,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郑青副教授提醒,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比如:共用餐具、母亲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婴儿,甚至与感染者深吻等也可能导致传染。此外,饭前、便后洗手也是减少经粪———口途径传播的方法。如果发现自己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