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超越自我》的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7:18:05
截止到今天20:00

假期中,闲来无事,我就在网上看了一部刘墉先生的“处世学”代表作——《点滴在心的处世艺术》。刘墉,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点一盏心灯》《超越自我》《人生的真相》等作品我们耳熟能详,在《读者》之类的文学杂志上也常常能看到他的大作。我刚刚看到这部书的内容时,就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在这本书中刘墉先生透过十五个生动的实例,谈了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该怎么迂回前行、欲擒故纵,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这本书虽然语言辛辣,但辛辣的有大智,能教大家怎样以处世技巧创造“双赢”甚至“都赢”的局面。虽然我们工作的环境没有书中那样复杂,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不需要像他们那样勾心斗角,但其中的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也还是需要的。

比如说书中讲到这么一段:最近在台北,有一天我去银行办事,旁边来了个中年女士,也在询问事情,鼻子旁边粘了一大块鼻屎,她居然不自知。

我正想是不是该提醒她,却见里面的小姐回身抽了一张面纸,然后笑嘻嘻地对那女人说:

“来!如果您不介意,我帮个小忙。”

那女人还没会过意来,小姐已经一伸手,把她脸上的鼻屎擦掉了。

“有脏东西吗?”女士诧异地问银行小姐。

“没什么啦!没什么啦!”小姐笑笑。

请问,为什么银行小姐不提醒那女人:“您脸上有鼻屎”再送给她一张面纸,让她自己擦干净?

为什么她帮了忙,擦掉那么一大块鼻屎,却又说“没什么啦”?

处世的艺术是双向的,从正面想,你要避免别人见到自己不光彩的时候,好比早上没化妆或晚上卸了妆,就不出门。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则应该避免在这个时间去敲人家的门。

千万别以为朋友不如意,由公司大老板变成卖蚝仔煎,你呼朋唤友去吃,是照顾他生意。

你先要想想他的个性,想想跟他的交情,免得他非但不感激你,还觉得你在损他;改天他东山再起,可能避免跟你往来。

心知肚明就别说了。

遇到以上这种情况,我好像也只能想到直接提醒她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如果跟对方关系比较好,会伸手帮她擦干净,但也会顺便告诉她我为她做了什么,以便令她对我感激涕零。但从来不会想到还有另外的